新闻资讯
News
如何管理出雏环境
发布时间:2020-10-2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虽然雏鸡在出雏篮里呆的时间不足整个孵化周期的14%,但是出雏阶段对于雏鸡质量有重大影响。因为雏鸡质量会影响肉鸡性能,为了高质量雏鸡能够达到它们的基因潜能,我们需要为它们提供最有的出雏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

出雏器温度

在落盘以后的24小时内,如果出雏器内过热会导致提前出壳,脐带过大(图1),雏鸡脱水和7天死淘提高。相反,在这段时期出雏器温度过低会导致雏鸡质量问题,比如肚脐过小(图2),孵化窗口过长(从第一只雏鸡到最后一只),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孵化率降低。

图1. 肚脐过大(高温)

图2. 肚脐过小(低温)

随着雏鸡从蛋壳里出现,出雏器里的温度必须被逐步降低,来避免新出来的雏鸡遭到过热或者脱水。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出雏窗口也最起码为24小时,虽然每个孵化场的目标都是尽早出雏,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很少发生。在雏鸡等待的这个阶段,机器里的温度应该逐步下调(图3)来控制肛门温度,到达104.0到105.0华氏度(40.0到40.6摄氏度)。

图1. 高空气流速和低空气流速的出雏器温度程序

图1反映了可能的出雏程序。高温应该被用在空气流速高的机器里。低温应该被用在空气流速低的机器里。几乎所有的出雏器,不管生产商是谁,在落盘时的温度范围都是98到98.5华氏度(36.7到36.9摄氏度),只有非常老的机器和空气流速很差的机器才要求低于98华氏度(36.7摄氏度)。图里的X轴反映的是孵化的小时数(480,492 和504)对应的出雏比例。如果孵化窗口提前(488小时达到75%而不是492小时),那么温度就太高,那么曲线就应该往前移动4小时。相反,如果出雏窗口如果延迟,那么应该通过延迟降温来调整曲线。其他因素比如出雏窗口多宽或者多窄或总孵化比例也会影响出雏温度曲线的时间。需要记住的是管理出雏温度的曲线的目的是避免雏鸡过热,而不是为了冷却雏鸡。

出雏器的湿度

如果在孵化器里没有达到合理的失水,出雏器里也不可能达到合理的失水,因为在落盘之后需要在出雏器里维持合理的湿度。在出雏的过程种需要一定的湿度来确保蛋壳膜保持柔软,允许雏鸡轻松地出壳。在极端条件下,一个低的相对湿度可能延迟出雏窗口,在一些研究里发现与7天死淘高有关,即高相对湿度导致内脏暴露的比例增加。合理的湿度会避免卵黄囊干得过快,避免线脐。

落盘后24小时里,相对湿度应该大约为52%到54%。当啄壳开始时,湿度水平会增加导致湿球温度和绝对湿度也同时增加。在大部分雏鸡都出雏后(出雏总数的75%),绝对湿度会下降到机器的设置点,但是相对湿度会保持稳定随着温度曲线下降。这会要求降低湿球设定和温度设定来维持平稳的相对湿度,避免让刚啄壳的雏鸡收到热应激。

出雏器通风

虽然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出雏环境很重要,合理的空气交换也非常关键。合理的出雏器通风要求新风间的环境正确。在落盘之后,目标是新风间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允许出雏器的风门迅速打开。后面随着机器的温度下降,新风间的温度也应该下降来让机器降温。但是,必须在新风间维持足够的温度来达到风门的合理开口。在出雏前24小时,或者25%的雏鸡出壳时,出雏器风门应该起码打开25%。当50%的雏鸡已经出壳(大约出雏前18小时),风门应该打开起码50%,出雏前12小时风门应该完全打开。

关键要点

如果出雏器过热或者过冷,可能出现雏鸡质量问题,包括脐带问题,脱水,或者延长的出雏窗口。

出雏器的温度应该根据出壳的雏鸡数量、孵化时间和出雏器里的空气流速逐步下降。

出雏器里的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平稳(52%到54%),并且随着温度曲线下降,需要调整湿球温度。

出雏器里合理通风要求新风间拥有正确的温度和湿度。

咨询电话
市场部 0535-4220988、企业管理部 0535-4285088
鸣康动物医院:动物门诊:0535-4235673 宠物门诊:0535-4287805
邮箱:mhqy2008@163.com
公司地址:烟台市牟平区体育馆路470-8
淘宝店铺:
Copyright©2021 山东鸣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 鲁ICP备2021002019号-1